第一百七十四章 陷阱(1 / 3)

加入书签

晚上六点过,从神庙戒备区里开出一支车队,从车辙来看车上拉的东西分量不轻。

车队走后,戒备区的警戒的程度不减反增,从越南人的开挖时间来看,运走的应该只是不太重要的东西。

进入警备区的过程顺利得让人不敢相信,预想的地雷,暗哨,巡逻队什么的都没有,这让我心里疑惑重重。

警备区的中心是一处古河道,越南人在河道中挖了一个通往地下的大洞。

河道多为砂石,非常容易塌方,越南挖掘地下通道费的力气肯定不小。

虽然苏联特种兵穿的是越军军服,还蒙着面。但是但他们的身材完全不像亚洲人,而且他们屁股上还有非常明显的标志,一柄工兵铲。

要说这工兵铲的由来也是很曲折,原本苏联军队是没有军队专用的工兵铲,但是德国工兵有。

德国工兵在实战中发现,使用特种钢材的工兵铲不但可以加快工事修建,而且在白刃战时很占便宜。于是德国进攻苏联时就大规模装备了一批,将端着刺刀的苏联士兵砍得哭爹喊娘。

苏联人缴获到工兵铲后如获至宝,仿制了一批。装备了这批工兵铲的士兵在整个卫国战争和返攻德国时期表现优异,后来成了苏联的王牌部队。

苏联最先的特种兵大多就是出自这支部队,所以携带这种工兵铲的习惯在特种部队里也一直沿续了下来,直到后世仍然有部分还在坚持。

河道较平整的地方建了许多帐篷,有的帐篷里安放着许多木条箱子,像是从地底神庙带出来的东西。

“接下来怎么办?下去看看?”蒋义涛放下望远镜说道。

“先等等,我感觉有些不对劲!”我拿出红外望远镜开始侦查越南人的兵力布置。

着一看果然有问题,已经是晚上了,帐篷区居然没人,就连暴露出来的巡逻队都不去帐篷区!

神庙这里本来是很简单的任务,但喇叭和苏联都插了一脚就变得很复杂了。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吸引着他们?

白天很难发挥我们的装备优势,所以我们将行动定在了晚上。

我担心神庙附近的警备是外松内紧,所以做了最严密的准备。

我们脱下了原本的作战服,换上了屏蔽红外探测的夜行服。

越南人可能没有红外探测设备,但是苏联人肯定有,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警戒那么松散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