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马群炸了(1 / 3)

加入书签

所有战马都很肥壮,刚才下了一点儿雨丝,好像打湿了马群的皮毛脊背,有种油滑水亮的感觉,在迷蒙的灯光下,特别惹眼。

一排排的马厩,处在低矮的位置,前面往往有树林和蒿草遮掩,这个炮兵阵地,相对于其他阵地,比如,第四骑兵旅团,往北挪移了很多,保证安全,马厩中间,也有不少树木。

日本人很谨慎,给马厩上面有的搭了塑料布遮雨,有的正在搭,矮小丑陋的日本兵,穿戴整齐,在高大的战马群中,被对比得有些滑稽,好像马戏团里的侏儒小丑儿。

每一个马厩,中间安排一道槽沟,可能是木头制作的,也需是铁皮什么的,比较宽,两边拴着两溜儿马群,对着将脑袋挤进槽里抢吃草料。

一个马厩60多匹马,4个日本兵忙碌。

海狼1937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

不过,日本大洋马秉承了欧洲马的优势,也承继了弱点,对饲料的要求很高,饲养起来很麻烦,不像蒙古马,随遇而安,吃苦耐劳,随便啃几嘴粗劣的草料就能恢复体力。

有其利必有其弊,日本炮兵联队配备的职业“牧马人”还真不少。

大约一千多匹马,估计在更远的地方还有马群,一个炮兵联队配备3600匹马,现在观点看,简直不可想象。

马厩东面,还有不少散养的马匹,大约二三百匹,随便拴在地上吃草料,有十几个日本人兵在周围照料,议论。

因为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机械化水平很一般,野战重炮全部需要挽马托运,部分物资需要马匹驮运,几十门重炮和匹配的各种备用零部件,充足的炮弹,炮兵用其他物资,以及保卫的骑兵部队,的确需要大量的马屁承载和轮换。

林炯概算着马厩的数量,中间的距离,照料战马的日本人的数量,整体战马群的数量,悄然接近。

他放弃了劫持一门重炮,轰击日军马厩,炸乱马群的念头,这是野战重炮,不是小口径速射炮,估计一分钟不能打出几发,而且,沉重的炮弹搬运装填起来不是玩儿的,调换炮口调试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拥有专业知识。估计,他们好不容易打一发,马上被日军发现,乱枪打成蚂蜂窝。

希律律,希律律。

一群战马一面吃草一面刨橛子,或者抖擞鬃鬣,这里有一些微弱昏黄的马灯灯光,悬挂在马厩外围的木桩上,好像要吸引蚊蝇,不使它们围攻叮咬马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