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 挑战机会(2 / 3)

加入书签

那闪烁的眼神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不必担心。电影版也好,戏剧版也罢,归根结底,这还是同一部作品。”尤其是汤姆-霍伯的电影版,更是如此,“在试镜阶段,演员能够呈现的内容、演员能够展现的技能,相差无几,同样一份录影带,投递给戏剧和电影,仅仅只是顺带而已。之后,等两部作品都确认了邀请,那才是另外一个故事,届时再做出抉择,那也是来得及的。”

如此一番说辞,说服力十足,安迪却轻轻晃了晃脑袋,“在我和艾玛、约翰碰面之前,你确定没有其他内容需要补充了?”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没有回答,而是站了起来,“你现在最好出发了。伦敦的下班高峰期就要到了,你不会想要被堵塞在公路上的。”说完,蓝礼就走进了屋子里,准备开始今天的运动——

作为戏剧领域最经典的剧目之一,“悲惨世界”和“哈姆雷特”、“麦克白”等莎士比亚剧目有所不同,因为前者是音乐剧,对演员的考验从演技到唱功再到舞台表现力,这是全方位的;而莎士比亚剧目则是话剧,台词功底至关重要,尤其是莎士比亚那晦涩难懂、诗意盎然的十四行诗,绝对堪称终极考验。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悲惨世界”的表演难度和思想深度丝毫不逊色于莎士比亚,后续改编、翻拍、重制的难度就更是成倍增长。

伦敦西区之中,“悲惨世界”仅仅只有1985年的版本收获了奥利弗奖的认可,后来的几个版本都只是收获了最受观众欢迎奖的奖项,其他部门就连提名都拿不到;百老汇之中,1987年版本横扫千军,后续几个版本有褒有贬,2006年的版本赢得了三项提名,却空手而归。

编排“悲惨世界”不是一件难事,但改编出色、诠释出色、表现出色,却难于登天,因为1985年的伦敦西区版和1987年的百老汇版着实太过经典,无法超越。

对于演员们来说也是如此,表演经典角色,他们总是承担着更多压力——因为观众们对角色是如此熟悉,资深观众甚至清楚地知道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感转折,任何一点点疏忽和纰漏,都可能成为葬送整个剧目的致命缺陷。

即使是当代戏剧领域之中,出演莎士比亚的戏剧,依旧被认为是演员的终极挑战之一,能够与其相提并论的剧目不多,却也不少,“悲惨世界”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获得了挑战“悲惨世界”的机会,这对于蓝礼来说无疑是难得的。三年前,乔治和伊丽莎白提供了一次“哈姆雷特”的挑战机会,他错过了;三年后,他获得了挑战“悲惨世界”的机会,这一次他可不想要重蹈覆辙。

“电影版本,你也提交一份试镜录像吧。”安迪再次补充交代到,“反正仅仅只是试镜,尝试一下也没有损失。”

安迪还在担心,戏剧版本的试镜机会浮出水面之后,蓝礼干脆就无视了电影版本,不得不再多交代了一句。但没有想到,蓝礼微笑地点点头,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肯定的话语就传递了出来,“好的,我知道了。”

答应得如此爽快,安迪反而是眯起了眼睛,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充满了不相信的质疑态度。今天之前,蓝礼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向来说到做到,安迪从来不曾怀疑过蓝礼的承诺和信誉;但今天,安迪第一次发现,隐藏在伦敦这座城市里,还有蓝礼不为人知的一面,难免地,安迪怎么都觉得蓝礼话中有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