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第767章 两军对峙火星基地(2 / 2)

加入书签

人的时间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有些时候小睡一会儿,却感觉好像穿越了很长时间,有的时候足睡一夜,却好像刚刚合上眼就立刻睁开了似的。

郝志的时间感仿佛穿越了无数个世纪一般,更重要的是他似乎还在那漫长的冬眠中反复做了一个梦,一个关于宇宙间窥探自己的巨眼的噩梦,只是,这一次,他努力了无数次就是无法醒来,于是,在那漫长的几个世纪当中,他久久地和那双巨眼对视着,像凝视着自己孤独而恐惧的灵魂。

事后人们才慢慢明白过来,谣言就是吕方所在的地国政府发布出来的,而政策也是他们给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发动全民的力量共同启动火星的改造计划,先让它“热闹”起来。

否则的话,你想说服任何一个地球上的公司或财团,投资重金去开发一个一千年后才能获利的项目,都只能是痴人说梦!

如此一来,大量民间力量在火星勘探中留下的基地资源成了地国便宜收购的太空基地,几乎没有花什么成本就在原来的建筑设施里建立起了第一批火星基地。

之后,一个个连成一片的大型的火星军事基地建造起来,吕方命人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的陨石区开采了五六十颗直径超过七十公里以上的冰陨石,利用太空运输机拖运到火星轨道上,然后磨制成镜面,把大量的散射阳光反射到火星南北极的冰盖之上,融化的冰水形成大面积的湖泊和海洋,蒸腾出的水蒸气填补到大气层当中去,保护了火星表面的热量以比较缓慢的速度散失到太空中。

这个阶段持续了大概二十年,升温的火星逐渐变得温和起来,大批的沙漠植物的种子在荒漠地带种植下去,那些经过基因改造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结合大面积的化工厂的建立,上千万吨的全氟化碳排放到大气当中,加速了温室效应的形成。

逐渐的,荒原上开始出现了绿色,这种基础环境的改造呈指数级的变化,终于在十五年前把火星基本改造成了一个可以不戴供氧面罩外出的宜居星球,只是平均气温仍旧在零下二十几度,大概相当于中国北方冬天的气温。

如今的火星,就像是一个大型的工业基地,巨量的建筑都是由火星本土开采的沙石打造的,工程师们发明了一种液态水泥,只要把稀释的液体和火星上的干沙搅拌成类似混凝土的泥浆,在火星低温环境之下,那些泥浆里的化学成分就会很快和干沙中的硅化物产生反应,结成硬度极其高的岩块,并且在未凝结之前,可塑性极强,一旦凝结之后,其硬度可以达到军事掩体抵御核爆的强度。

所以,火星建筑都极富艺术性,奇形怪状纷繁复杂,人们还给火星建筑群起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名字——沙堡。

火星沙堡保留了火星本来的猩红色,雄浑壮观面积巨大,外墙体上往往都塑造了许多地球伟人的面部雕像,以及许多后现代主义风格明显的雕塑,大多是以人类战胜邪恶外星人为主题的,夸张,震撼,有着极其粗粝的质感和生硬的棱角,漫步其中,也算是一道别样的景观,甚至一度成为地球孩子们进行早期太空历史学教育的课外活动圣地。

也正是这种异样的风貌,郝志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身处在另外一个时代,另外一个时空,七十年岁月流逝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苍老,但长期睡眠之中,时间感也被拉长了许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