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昭宣国势张(2 / 4)

加入书签

朱允炆不由微笑,这两个人都有些痴。莲花觉得高丽藏是权威版本,玄信却奉洪武藏为信条,两个人见了经书中不同之处,总要讨论一番。当然到底玄信渊博广识,往往找出宋版,五代版,甚至唐版来,莲花才信了。偶尔有高丽藏的经文对了,莲花便兴奋不已,笑着在洪武藏上修改。

玄信见朱允炆来了,连忙行礼。朱允炆含笑托住:“方丈不必多礼。”

莲花笑:“陛下来得正好,给做个仲裁。这个楞伽经的译文,方丈天禧寺的藏本,和我记得的不一样。是我记错了?”

朱允炆爱怜地敲她一下:“这个要争什么?朕相信玄信方丈。天禧寺乃是我大明的佛经流转中心,全国多少寺院的经书都要从这里取,天禧寺的版本是历代高僧一再堪误核实过的。这里的藏本若是错了,岂非我大明的信众都要错了?”

莲花伸了伸舌头:“好吧!算你们人多势众”。自己仔细地又翻对起来。

朱橞见了齐泰和众位大臣的神色,心里明白,自己这次逃回来是有些不够英雄。一半辩解一半吓唬,说道:“燕王那些军队,是和蒙古人打惯了的,可厉害!我一个小小宣府镇的几千守军,如何能是对手?”见众人目光益加鄙夷,又小声说道:“我听到燕军唱‘天道不可违,佛陀佑燕兴’,他们还有菩萨保佑。。”

方孝儒忍无可忍,大步上前高声说道:“陛下!燕王猖狂,不可姑息!”

耿炳文郭英徐辉祖李景隆等一班武将纷纷出列:“臣请讨伐叛军!”

朱允炆望着众臣,个个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是啊,事已至此,只有一战。皇叔,是你负我在前。你要打,就打吧!

七月二十四日,建文帝颁发伐燕诏令:“燕王朱棣称兵构乱,图危宗社,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布告天下,加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即北伐主帅,率十三万大军向真定进发。并在真定设置平燕布政使司,作为前敌总指挥部。

朱允炆回头对玄信笑道:“方丈看到前日的诏书了吧?”

玄信叹道:“看到了。陛下这个决定不容易下啊!”原来就是皇太孙时开始设想的那个每僧限免税赋五亩一事,方孝儒带头上奏折提议,不少大臣附和,朱允炆终于下了决心颁布执行。朝中大多支持,反而太后受了弘远方丈的影响,一直不赞成。只是祖训严禁后妃参政,太后只能敲敲边鼓并不敢明着反对。

朱允炆点点头:“不错,寺院道观免税赋已久,朕这样开始征税,定然有不少人不满意。但是为国计民生,必须要施行”。又问玄信道:“对寺里有影响吗?”

玄信小心地答道:“弊寺一向俭朴,田地所出不少,即使按现行令法缴税,所余也尽够众僧生活。先师在日曾再三教训贫僧,陛下的这一提议乃是为国大计,弊寺作为第一大寺备受瞩目,定当支持陛下以作各寺表率。”

朱允炆挺高兴:“那就好。天禧寺第一个赞同,其它寺院就好办了”。心里却想起了灵谷寺,弘远方丈是否也找他谈一谈好?定了定神又道:“国师真是高僧大德智慧非常,那么早就想到这个事”。

叔侄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耿炳文出征前,来与皇帝辞行。没想到临别时,朱允炆特意叮嘱了一句:“不可弑皇叔,擒之带回京师”。耿炳文愣了愣,也只好尊旨。

皇帝这么吩咐,一来是天性仁厚不想太祖伤心,二来不愿背负弑叔罪名,三来最主要的,还是觉得胜券在握。朱允炆很想和朱棣好好谈谈,这五个藩王治罪的原因,还有捉拿徐秀的道理。并质问皇叔,为什么要起兵?

****************

朱允炆走到圣感塔前,见玄信正在木门口,与莲花说话。二人手握经书,一边指着经文一边讨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