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轻信成祸殃(2 / 4)

加入书签

黄子澄见二人不说话,有些着急:“陛下!臣以性命担保!曹国公定可顺利剿灭燕贼!倘若第一次派的曹国公,今天就不会有这个真定之败了!”

齐泰听他仍然念念不忘之前派将一事,只好圆场道:“陛下!曹国公是岐阳王长子,得了真传应是有的。黄大人说的有道理”。

想了一想又道:“臣建议,可以自蜀中调四川都指挥使瞿能,洪武老将,骁勇善战。两个儿子瞿郁瞿陶也是将门虎子。这父子三人辅佐曹国公,定可确保我大军凯旋”。

朱允炆知道这个瞿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庐州人,今年四十九岁,其父瞿通是太祖开国时的老将,因战功升到正二品德都督府佥事。瞿能荫承官位,以四川都指挥使上任,配合凉国公蓝玉讨伐过西藩,打过建昌的叛军月鲁帖木儿。后来明太祖诛凉国公,瞿能险被牵连,蜀王朱椿力保才幸免。这些年一直在蜀中总揽西陲军事,协助蜀王做了不少贡献。

黄子澄赞道:“不错!瞿能父子帮着曹国公,定然一举功成!”

朱允炆凝神思索片刻,便吩咐黄子澄道:“好,即刻拟旨。诏辽王回京,所属护卫兵等全权交江阴侯吴高和都指挥杨文。诏宁王回京,削朵颜三卫及其它宁王所属护卫,交大宁都指挥使”却不记得姓名,望了望齐泰。齐泰道:“朱鉴”,朱允炆点点头,黄子澄挥笔写就。

齐泰道:“陛下圣明!其次,燕贼如今占了北平,东北的辽东军正在其后,陛下可下旨吴高和杨文率辽东军攻永平,燕贼必然来救,我军前后夹击,当可将燕贼一举剿灭”。

朱允炆又点了点头:“准!”黄子澄急忙拟就圣旨。

齐泰吁了口气:“第三件事,就是加派朝廷精兵。真定现在尚有十万兵马,臣算了算直隶有四十万可用,到达真定会师便共计五十万大军。再有上将一名,不愁燕贼不灭。只是这征虏大将军的人选……”

朱允炆不由得皱眉。五十万大军!这可是倾国之兵,没想到对付燕王,要用到这么多!而这个身家性命,又该托付给谁呢?

朱允炆见二人意见一致,也实在想不出其他人,便同意了:“好!那就让李景隆去!调瞿能为都督!”

建文元年九月初二,建文帝加曹国公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率大军赴真定替换老将耿炳文。

李景隆又惊又喜,欣然领命出征。四十万大军自整队,出城,到过江,忙了好几天。江水浩荡,楼船来回奔忙,直运了一天。

征虏大将军伫立江边,眺望浩瀚长江上密密麻麻的人群,豪情顿生。“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一飞冲青天,俗世不再鸣!”此去剿燕,定当立功建业,光耀岐阳门楣!

****************

长兴侯耿炳文已是败军之将,况且本来就是个擅守不擅攻的将军。朝中武将,竟然无人可用。朱允炆此时,不由得有些抱怨祖父,怎么把大将都杀掉了呢?

黄子澄说道:“陛下!臣如前建议,用曹国公。臣见过他舞枪,也与他谈过兵法,李大人得岐阳王真传,确然无疑”。

朱允炆沉吟:“李景隆?”

黄子澄接着说道:“陛下记得上次捉拿周王?开封的周王府当时有六七千护卫兵呐,曹国公只带了一千多人去,兵不血刃就将周王拿下了。有胆有识有计谋啊!”

朱允炆还是有些犹豫,毕竟是五十万大军啊!询问的眼光望向齐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