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南明史 《永乐大典》 石砫(2 / 4)

加入书签

萧仁方接过初稿没有立即告退,在稍微斟酌了下语言后问道:“陛下,南明史该当如何编纂,是将之划入《明史》,还是另立一部?”

南明史?

不说这个容易让人高血压的东西,朱怡炅一时半会居然还想不起来。

这全在于满清修《明史》,刻意删去了南明这一段。因为满清要体现自己入关的正统性,那南明就必须是伪朝。

朱怡炅前世看南明史时也曾气到高血压,不过现在也差不多看淡了:“编入《明史》,该怎么来就怎么来,但讲实事求是,无需刻意避讳。”

“《明史》的本纪没有问题了,就这么编吧!”朱怡炅合上初稿。

呼!

萧仁方松口气,他这算是在皇帝这里过稿了。

朱怡炅却是颇为唏嘘,仅从初稿上看,武宗之后的明朝皇帝,简直一个比一个……唯一好些的隆庆,还是个短命皇帝,而且隆庆开关、俺答封贡,看似缓和了明朝国内局势,却也致使明朝边军战斗力直线下降。

隆庆以前的大明边军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因为这些边军时不时就会去找蒙古人打秋风,去抢劫那些蒙古部落,顺带赚取战功。

“臣遵旨。”

俺答封贡以后,大明和蒙古结盟了,那边军就不能再进攻蒙古部落,而且这也正是隆庆的目的。因为明朝财政供不起这么多战力彪悍的边军了,必须恢复边疆和平,把这些边军裁撤掉。

崇祯作为亡国之君,反而《明史》里评价颇高,不仅大明灭亡的锅全被满清甩在了大臣身上,还认同崇祯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顺治甚至专门重修了崇祯的皇陵,让其不至于那么寒酸。

崇祯的庙号被确定为思宗,并非朱怡炅单方面决定,而是南明起初追封的庙号便是思宗,与李自成追封的一样,只是后来才改得乱七八糟。

钦宗、烈宗、敬宗、干宗、乾宗、毅宗、威宗……满清追封的怀宗早在顺治十六年便以“兴朝谥前代之君,礼不称,数不称宗”为由被废了,改谥庄烈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