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四大都督府(2 / 3)

加入书签

除非到了王朝末年,否则军队上面,应当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而且,北京的中军都督府不会与其它都督府那样裁撤,属于常驻机构。

如此,不仅北方出现叛乱,北直隶可以随时统筹调兵镇压,可以为朝廷财政节省钱粮。还同时保障了北京失去首都地位,大运河也在逐步失效后,不会再迅速衰退。

北京经过几年的恢复,如今人口总算超过了百万,正在向两百万看齐。

虽然比不上南京,但这已经不错了。

现在兵部之所以还在,只是在于朱怡炅这个皇帝并不想让枢密院这种临时的军事部院代替兵部,未来战事稍息,肯定是要与兵部合并。

可能是他晚年,也可能留给儿子去解决。

但必定不会再是文官体系一家独大的兵部,而是文武共同为官,还要带上都督府一起玩。

明初一直到堡宗之前,明朝的兵部都不是文官一家独大,真正起因在于堡宗的烂仗,各种意义上的烂仗,致使大明精锐丧尽,武勋、将领一波送没了。于谦会死不仅仅是迎立了代宗,还在于武勋残部的反扑,因为于谦为了保住北京,不让南明提前出现,不得以让文官快速侵蚀武勋权力。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南京,敕造镇国公府。

到手的权力,文官集团怎么会吐出来,那就只有于谦去死,武勋发泄开心了,文官也能掌握大权,然后举国彻底烂透了。

嘉靖年间,总算有文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手亡羊补牢,还起到了一定成效,一直到隆庆开关前,大明边军的战力也是碾压蒙古鞑子,甚至不少边关将领时不时就带兵出去打秋风,抢劫草原上的蒙古人。

只可惜,前明的中央财政很快顶不住了,之后就有了隆庆开关,俺答封贡,边境战事消弭,两边都能互市贸易,边军裁撤,彻底拉胯。

不过,大明新朝倒是不必担心这些问题,前明出问题在于军户卫所的崩盘,还有前明的中央财政本身就不支持这么玩。

但大明采取预备役制度募兵,这就保证了兵员的供应,而且新时代的军队,已经开始逐步火器化,又有新政作为财政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