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书圣真迹(1 / 3)

加入书签

“《初月帖》好像是草书吧?”杨奕记得记载上是这么说的。

祁老微微颌首:“没错,王羲之的草书并不多,也不是他最擅长的。但既然是书圣,无论是行书还是草书,都是很有独到风格的,观摩一下,对自己书法造诣还是很有帮助的。”

《初月帖》以质朴和随意性给人以新奇的美感和逸笔章草的魅力。全帖点画狼藉,锋芒毕露,或似竹叶,或似兰蕊,尾款一点一画皆非直过,而是穷尽变化。

其中,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欹斜平正皆随性情和字形而定,行距错落跌宕,变化莫测,使王羲之颇受压抑的暮年在笔墨之中得到尽情抒发,具有气贯神定的感人力量。

去观摩书圣王羲之真迹?在场所有人都感兴趣,即便是祁老,就算他以前已经看过,但还是忍不住要跟上。

要知道,这世上,王羲之的真迹几乎是无迹可寻。在这之前,就没听说过还有真迹传世。或许,现在那《初月帖》就是唯一的真迹了。

可能也有人想到《三希宝帖》中的《快雪时晴帖》。

三希宝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书法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

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据说就收藏在台北博物馆里面。

只是,最后的“山阴张候”四字与正文笔法不合,一般认为或为后人添加,或为临摹者自称。甚至有人觉得,那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

“我也去瞧瞧。”王军说道。

他还没看过呢!在场的,就只有祁老当初看过,也是花了很大力气,才找了一个理由,上门拜访。

“行,都来吧!不过,只准看,不许动手动脚。”姜涛点头道。

反正一个人是看,几个人也是看,并没有什么损失。这两天,他还想杨奕、王军他们陪他去肇庆寻找端砚的矿石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