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非常吻合(1 / 3)

加入书签

他爷爷曾经跟他说过,有机会的话,尽量将流失海外的中国宝物找回来。因此,这三四年来,在海外,他走了许多地方,也回收了不少的文物。

首先,钱仲书就拿出小型的仪器,开始对铜炉进行物质分析等等。跟杨奕等人的鉴定方式,明显不一样。

“王老板放心,物件怎么说也是我太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肯定是老东西。至于是不是真正的宣德炉,就得看你们的眼光。不过,目前来看,所有看过我这铜炉的人,都几乎肯定,这就是明朝的宣德炉。”那老人笑道。

杨奕也靠近,看了一会,从造工上面看,无疑是非常精美的。

从造型、花纹、颜色等等,都有明朝宣德时期的痕迹。物件研究了一会,也看不出什么瑕疵来。

说话间,那老人已经走出来,看上去年纪有点大,但力气却不小,好像经常做搬运的人。

只见,那个铜炉比电饭锅还大,在他手上却没有多少重量一样。一边走过来,还能一边应付大家,跟大家说话。

“这个铜炉,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小的时候,我还挺自己爷爷说过,千万不要拿出去示人。一直留到现在,老朽觉得,也没有必要再留下去。很快,我也会搬走,现在儿女都在国外生活,一个人留在国内也没意思。”那老人说道。

王世忠等人点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这些人的话,信一半就很不错了。无论是买卖古董的人,几乎都在编故事。

“我们先看看吧!”很少说话,笑眯眯的钱仲书忽然说道。

王世忠也点点头:“对的,先看吧!只要物件是真品,价钱不是问题。”

确实,对王世忠来说,钱就是一串数字,他自己也不知道,家族到底有多少财富。他们王家,传承了那么多年,现在主要产业就是在国外。论财富,国内所谓的首富,在他眼里不算什么,顶多就是嗤笑一声。

只是,这几年来,尤其是接下来,国外的产业有意逐渐搬回国内。

现在,国内的环境比较适合投资,而且在全球经济滞后的情况下,中国大陆的经济却发展比较好,也是大家所看中的。

他自小就在父辈、长辈的影响下,对中国文物有兴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