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刀币(1 / 3)

加入书签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枚,其实就是比较珍贵的圆足布,市场价是两万元左右。”

“圆足布”的特点是圆首、圆肩、圆裆、圆足,故称之为“圆足布”或“圆首布”。“圆足布”是战国后期在中国北方的晋地所铸行的一种平首布币。

“看到吗?这三个孔。圆足布也分两种,一种是没有孔的,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这枚,有三个孔的。有孔的,能串起来,是古代的一个不小的进步。这种三孔的圆足布,是最稀少的。”杨奕对大家说道。

三孔布发现较晚,传世品极稀少。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流出国外者颇多,日本银行所藏三孔布多达二十枚左右。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县出土的宋子三孔布,为有出土记录之开始,极其珍贵。

也正是这样,一枚的价格,通常都在两万元以上。

杨奕取过一块青铜打造的小玩意,外形有点像铲子。

“这种东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钱币,叫布币。”杨奕说道。

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

布币乍一听去,好象是由布料制作而成的,但其实它也是一种金属货币。古代有一种农具叫做镈,布币的形状就很象镈。

“原来这就是布币呀!”杰仔微微惊讶。

杰仔微微吃惊,这东西价值两万元?忽然,觉得对不起粉丝了。

刀币、布币这些称呼,以前就听说过。很早以前,拍古装戏,甚至还接触到刀币道具,是一柄刀具形状的钱币。

杨奕介绍,把铜用来作为货币,也许是从仿铸贝开始的。铜贝也有几种:有些凸起得更像真贝,锯齿纹成曲线;有些则比较扁平,锯齿纹成直线。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工具日益显得重要,于是人们在交换时就将刀、铲、纹轮等作为货币一样使用。一个地方对一种生产工具用得最多的话,这种生产工具就变成了这一地区的货币。”

“到战国晚期,随着圆形钱的出现,布币出现衰退趋势,至秦统一,圆钱、布币也完成了其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两汉之际的王莽政权时期,又曾铸行平肩方足布币,但为时很短,可视为一种返祖现象。”杨奕说道。

另外,布币也有好几种形态,随着发展,变化还有点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