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葫芦丝(2 / 3)

加入书签

“那么贵?”陈萍马上说贵。平时以为这些笛子都是几十元的,上百元,虽然没有钢琴贵,但也差不多比得上普通的吉他了吧?

杨奕笑道:“一百二十倒不是很贵。”

网上的,很多都是两百左右,质量怎么样,就不敢说了。

那摊主眼睛一亮,立即笑道:“这位小兄弟诚实,怎么样?买一个回去吧!”

杨奕捡起一个葫芦丝,笑道:“行,那就这一个吧!”

陈萍满心欢喜地抱走那个小狗布偶,让摊主有些不舍的。那布偶进货价也有十多二十块钱,你才买了十块钱的塑料圈,就把我的物品拿走了。

老校长他们看了,也是哭笑不得。

往前走,是一些卖传统工艺品的小摊,老人家可能都比较喜欢看这些东西吧?老校长他们停下来,挑几件回去哄孙子之类。

杨奕也停在一个卖葫芦笛子的摊位停下来,摊主的货物不多,只有五六只这样的葫芦笛子。

“你会吹这样的笛子?”陈萍问道。

杨奕摇头:“这叫葫芦丝,我不会吹,但可以学的呀!先随便看看。”

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其结构由一个葫芦和两根竹管组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其中,中间一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背面上端有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和两个穿绳孔.主音管顶端装有金属簧片,插入葫芦,其尾端装有软塞子。

它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

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给葫芦装上了管子,小卜冒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摊主很热情,连忙说道:“是呀!学起来也很简单的,不用担心,买一个回去吧!这东西也不贵,比起钢琴吉他都便宜,一百二十元给一个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