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少年郎,愈挫愈勇!(2 / 9)

加入书签

二郎赶忙擦了擦眼泪,远远便招呼道:“这位大哥,怎一人跑来了此处?和军中袍泽走散了么?”

露天灶房,位于城北酸枣门内的一片空地上,因戒严百姓暂时不允出门,而孟队将又带队在外围巡逻,此时此地反倒没什么人了。

起初二郎以为遇到了兄弟部队的走散军士,才招呼了一句。

那汉子先警惕的四下看了看,而后径直走向了锅灶旁,盯着锅内冒着香气的肉粥,‘嗯’了一声。

算是对二郎那句‘和军中袍泽走散’的回应。

二郎闻言,带着情绪将一块肉脯甩进了锅里,却道:“咱参的算哪门子军啊!昨夜前头长子哥、陈大哥他们杀的热闹,咱们却只能待在后头,看一眼都看不见!难不成咱们参军就是为了蒸炊饼么!待回去蔡州,那蒋茜又该笑话我了!出发前,我还说要拿个勇武勋章亮瞎她的狗眼哩!”

蒋茜是蔡州留守司都统制蒋怀熊二女,也是二郎和小乙在学堂时的同窗。

这丫头颇有点将门虎女的意思,二郎还在学堂时,她时常带着女娃和男娃中的话事人杨二郎对着干.

总之,十六岁的二郎正处在既敏感,又想极力证明自己的年龄。

想到回去会被女娃娃嘲笑,那感觉.和天塌了一般!

见此,二郎不由多看了对方两眼,目光在对方大臂箭伤上停留了几息,随后憨厚笑了笑,帮他舀了碗粥,“鏖战一夜,大哥饿坏了吧,先吃碗粥。”

汉子点点头,接过粥碗,躲到一旁的树荫下,不顾肉粥烫嘴,大口吃了起来。

直到此时,二郎才悄悄靠近小乙,低声道:“小乙,这人不对劲!”

“嗯,我也发现了!他不愿讲话”

淮北军将士,九成九都是淮北人,这人颈系红巾却尽量避免说话,难道是担心口音问题?

无颜面对淮北父老啊!

“哎,陈大哥说过,不管甚岗位,都是在为淮北父老出力嘛。”

小乙颓唐安慰一句,可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同样是出力,他想去战场上挣军功,不想整日做些烧火煮饭的活计。

二郎正想说些什么,抬头却见远处蹒跚走来一名健硕汉子。

那汉子穿着齐国制式军衣,左臂有伤,颈间同样系了条红巾.这是淮北军唯一区别敌我的方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