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偷袭(2 / 7)

加入书签

牢城营不归厢军管辖,按说陈英朗这挂名巡检还真管不到潘雄头上。

来前,陈英朗已通过多方收集此人的信息.潘雄原是沧州大盗,流窜齐金两国,阜昌五年,上上任沧州知府牛知府行招安之策,将其纳入麾下。

短短两年,便从签军队将升至沧州牢城营节级,随后升任营管。

据传闻,牛知府在任时,潘雄没少帮他做黑活不料,阜昌七年牛知府转迁别地后,还不及将潘雄调去,便病死任上。

这一下,潘雄成了无根之木,虽后任知府忌惮潘雄手下不乏胆大心黑之人,不敢动他这‘营管’职务,但潘雄也就此没了升迁之路。

一路深入一路看,首次脱离父亲、恩师庇护的朱春,慢慢紧张起来。

直穿过了七八道门,陈英朗才被领进一座厅堂内。

那厅堂内燃着一堆篝火,高朋满座,在座众人中,有在严寒冬日依然敞着衣裳、露出胸前下山猛虎刺青的汉子。

有官差打扮、腰挎朴刀的公人。

有肥头大耳的和尚。

自此,潘雄广结天下豪杰,只要对方有身俊功夫,他不管三教九流、来人是否犯过事,都会热情招待,并为对方提供栖身之所。

就像眼前这厅内,因身负人命官司而托庇于他的,绝非一二人。

由此,潘雄也落了个急公好义的名声,为沧州一地豪杰。

陈英朗却从这些信息中分析出.潘雄是个有野心之人!

甚至还有穿着破衣烂衫,面带黥刺之人.只有犯人才会黥刺啊!

眼前组合,委实罕见.绿林汉子和官差同坐一席,和尚和犯人共处一屋。

虽众人打扮不同,但齐齐扭头看向陈英朗这帮文弱士子时,那眼神桀骜放肆。

陈英朗脊背上不觉间,渗出一层冷汗。

厅内上首,一名三十多岁的孔武汉子,身穿已脏得看不出本色的官服,一脚踩在椅上,一脚耷在地上,故意晾了陈英朗几息后,才以破锣般嗓音笑道:“陈陈巡检是吧?不知来我处有何贵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