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天家宴席(2 / 3)

加入书签

当大家都面对面的坐在一起后,张望左右来宾,已经大概猜到了二凤和长孙皇后的意思了。因为,左方最前侧空着的席位,不想猜都知道是东宫夫妇了。李恪和李愔最低调,低着头在那里一声不吭。而杨妃也是漠不关心,把李福抱在怀中安抚。

长孙皇后偏向左凤仪询问道:“太子和太子妃呢?”

左凤仪回道:“回禀娘娘,太子殿下与太子妃殿下早就到了,只不过在偏殿。”

长孙皇后皱眉道:“胡闹!快去把他们叫过来。”

左凤仪面露难色:“娘娘,此时怕是无人敢去扰了殿下他们的雅致啊。”

二凤安慰一笑:“我是想,高明做的这么好,却因为身份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无法真正的统御大唐大展拳脚,我这个当父亲的是不是该早点给他机会啊?”

长孙皇后沉默了良久,摇头:“不行,臣妾还是不放心。高明和丽婉是聪慧,乃至无师自通宛若神助,但终究还是孩子。二哥,我们或许很多地方还不如高明和丽婉,但我们毕竟吃的盐比他们吃的饭要多,更加稳重。”

二凤叹息道:“可..观音婢,你看。咸阳和洛阳的变化你也知道,乃至高明此次北上,为大唐带来的好处和利益都是实实在在的。他很轻易的让大唐受益、改变、变强。而且...高明此生难达不惑之年,他如今都已经十八岁了。他...还能剩下多少时间?”

“我是他爹,本来不该这么想。但...这的的确确发生在我们面前,我们也知道了。如果往好的想,高明活到三十九岁,如今他也只剩下二十一年时间了。如果把这二十一年光阴都给高明和大唐,你说大唐能在二十一年的时间里发展到何种地步?天下百姓会有大的变化?他们的生活会有多大的改善?”

长孙皇后愣住了,随即眼睛泛红,止不住的摇头:“..呜呜...不知道...二哥...我不知道啊!呜呜呜...”

长孙皇后皱眉:“他们做什么?”

“太子妃亲自抚琴歌曲,殿下沉浸享受,哪怕是殿下的近侍长孙公公靠近低声提醒,殿下也不做答复。”

一旁的二凤说道:“让恪儿与愔儿去。”

“奴婢遵旨。”

李恪和李愔莫名其妙的跟着左凤仪去了长生殿的偏殿,卷帘之后李承乾与郑丽婉同座。郑丽婉在一旁抚琴轻唱,李承乾依坐胡椅摇晃手中酒樽闭目聆听。

长孙皇后一头扎入二凤的怀里,压抑自己的哭腔。没错,长孙皇后记不住李承乾难达不惑之年这件事,潜意识里不想去想和记住。但二凤,毕竟是父亲,男人,一家之主,理性总是需要的。

而这也涉及到为什么郑丽婉之前说各大臣没勇气为自己女儿毛遂自荐了,因为...李承乾难达不惑之年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了。一个只剩下二十多年光阴的太子,就算再厉害,再优秀,也很难让大家下决心去押注。

正史上,二凤贞观执政二十二年,从627年到649年,而李承乾619年出生,如果按照正史来,那么李承乾哪怕649年继位,到他三十九岁的658年,也只剩下不到九年时间了。

随着咸阳和洛阳步入正轨,且洛阳有李恪的存在,李承乾也终于从咸阳抽出身,回到了长安久住。随着李承乾的归来,二凤和长孙皇后也以父母的名义,将李承乾一众皇子给叫了出来,一家人齐聚长生殿。长大了的自己带老婆孩子,没长大的自己来,太小的母妃带着来,总之一个都不能少。

李恪与房遗莲夫妇、李泰与阎婉夫妇、李佑与京兆韦氏夫妇、李愔、李恽与河南元氏夫妇、李贞与燕德妃母子、李治、李慎与韦贵妃母子、李福与杨贵妃母子、李明与巢刺王妃母子。零零散散的十八人,算上二凤和长孙二十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