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破阵军回师(3 / 4)

加入书签

不要说什么唐朝一石等于五十多千克的事情了,这里就这么算,方便。另外,唐朝的圣旨就是这样的,但不完全是,没有所谓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且正确的断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唐朝贞观时期,三省不是摆设,没有三省的一致通过,皇帝老儿的旨意和意思下不去的。而这就是二凤主动限制皇权、对自己的主见和一些政令查缺补漏的妥协,避免了很多牛头不对马嘴乃至瞎扯淡的政令出现。

二凤和煦笑道:“诸位将士请起!”

二凤随即上前,正色道:“朕此次令太子将破阵军的诸位将士提前召回,乃是朕打算亲征高句丽!为此,朕在此一问,破敌十万的诸位将士,可有虎胆随朕往那东边走一遭?”

“末将遵旨!!!血不流干!!死战不退!!————————大唐万岁!!!大唐万岁!!!大唐万岁!!!————————”

二凤大为满意,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哈——————好!!不愧是我大唐的热血儿郎!!来年开春,朕和诸位将士,一同奔赴东方,与那高句丽,决一死战!!”

“唰唰——唰唰——————”

“末将谨记大帅军令!!!——————————”

三千破阵军将士,纷纷屈膝下跪,齐声呐喊回复。而这,就是李承乾在破阵军将士当中的地位,因为他们都是李承乾练出来的。李承乾的戏份完了,二凤的戏份也来了,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俩父子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二凤从龙椅之上起身,双手张开:“诸位凯旋而归的将士们,免礼吧!”

三千破阵军将士,这才纷纷起身,注视高处的二凤陛下。

“杀!!杀!!杀!!!——————死战!!死战!!!死战!!!——————”

二凤:“朕理解太子对你们如此严格的苦心,对你们严格一些,战场上你们才不容易犯错,更加谨小慎微,才能更有机会从战场上活着回来。但,太子说的对,你们是此战的首功之臣,大唐、朝廷、百姓、朕,都不会亏待你们,你们应该受到奖赏。”

“宣旨!”

礼部尚书唐俭随即出列,来到中间打开手中圣旨大声宣布...

“贞观十二年十一月六日,经中书、门下、尚书核准,对此次西征吐蕃之破阵军三千将士,按功论赏,由户部、兵部协调处理,大理寺从侧监察。三千破阵军将士,人皆赏赐钱十贯、绸缎二十匹、精盐五石、杂粮百石。门下省阅,尚书省行!钦此!”

“谢圣人大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